“青蒿素與全球瘧疾防控和消除:歷史與未來”研討會在京舉辦發表時間:2019-06-20 09:27 青蒿素的發現拯救了全世界數百萬瘧疾患者。為了進一步推動青蒿素在全球瘧疾控制與消除中發揮作用,促進中國青蒿素產業與全球公共衛生發展相結合,加強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優勢團隊的交流與合作,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于2019年6月14日在北京成功舉辦“青蒿素與全球瘧疾防控和消除:歷史與未來”研討會。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抗擊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抗瘧藥品事業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來自倫敦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及廣東新南方集團等中醫藥企業代表參與了此次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回顧了青蒿素發現和走向世界的歷史,探索其在全球瘧疾控制和消除中的應用與創新,探討中國在全球消除瘧疾行動中的角色與作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就青蒿素的歷史、前沿研究、應用以及耐藥性的威脅發表演講,并就中國如何為基于青蒿素的抗瘧藥物的創新做出貢獻舉行專題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干事任明輝博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教授為研討會發來致賀視頻。任明輝助理總干事充分肯定了青蒿素的研制與應用在全球瘧疾防控的重要貢獻;同時他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參與全球瘧疾防控與消除充滿期待與希望。在致賀視頻中,屠呦呦教授強調,消除瘧疾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為解決青蒿素耐藥性等嚴峻挑戰,屠教授認為,應對現有模式進行調整,更好發揮青蒿素聯合療法的作用。 世衛組織瘧疾司司長Pedro Alonso博士總結了全球防控與消除瘧疾的形勢和挑戰。他指出,全球過去十數年間在瘧疾控制和消除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但同時,他表示,全球瘧疾防控形勢現行嚴峻,面臨多重挑戰。為實現2030年將全球瘧疾疾病負擔降低90%的目標,各國、各組織需協同努力,對瘧疾預防與治療的工具、方法進一步創新。另外,Alonso司長肯定并期待中國學術界、公私組織、中國政府等在青蒿素及瘧疾防控、消除領域的努力與成果。 隨后,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張大慶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王繼剛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李國橋教授、倫敦大學Sanjeev Krishna教授、抗瘧藥開發機構執行副總裁George Jagoe、WHO官員Pascal Ringwald、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鄧長生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分別開展了專題報告。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李國橋作題為“青蒿素類藥物全民服藥的歷史”專題報告 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鄧長生作題為“復方青蒿素全民服藥在科摩羅的應用研究”專題報告
最后,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系副主任謝錚教授主持,邀請世衛組織Pedro司長、全球基金新興經濟體事務司許銘司長、蓋茨基金會高級項目官員Niya Bowers女士、中國CDC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湯林華教授、江蘇寄生蟲病所高琪教授、廣東新南方集團總裁朱拉伊先生,就“中國如何參與全球消除瘧疾行動”開啟圓桌討論。
廣東新南方集團總裁朱拉伊認為,中國應在全球抗瘧進程中起到主導作用,朱拉伊總裁指出,中國抗瘧項目,是最接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的,用我們青蒿素的發明,科學家研發的最好的藥、最好的方案,為世界受瘧疾所困的人服務,作為企業家而言,這項工作的意義就遠超越了商業本身的意義。
朱拉伊總裁就“中國如何參與全球消除瘧疾行動”參與討論
湯教授介紹了中國在瘧疾相關學術領域的成就與挑戰,特別指出中國的青蒿素研究目前正處于由經驗科學到實驗科學的轉變階段;高琪教授對中國“1-3-7”策略可以被寫入世衛瘧疾監測手冊感到興奮,他重點討論了中國經驗應如何更好參與并融入全球瘧疾防控與消除行動。世衛組織瘧疾司Pedro司長強調并鼓勵,為更好應對全球瘧疾的嚴峻形勢,中國在瘧疾研究、人才與技術等方面應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討會受到了與會專家、官員、及到場聽眾的關注和好評,也讓人們對未來中國的全球瘧疾援外行動充滿期待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