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南方中醫研究院舉辦研討會 多位專家把脈中醫藥傳承發展發表時間:2019-03-26 08:50 羊城晚報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畢淑君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被列入重點工作項目。3月22日,廣東新南方中醫研究院在穗舉辦“中醫藥傳承發展的現狀、問題與政策建議”研討會,邀請多名專家“把脈”獻策。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參加會議。 廣東新南方中醫研究院發起者、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朱拉伊表示,廣東中醫藥享譽海內外,在廣東舉辦研討會,邀請政府、學界以及行業內中醫藥專家參與,通過觀點交流助力中醫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后研討會將每年舉辦 人才培養應重臨床 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二科主任溫建民認為,中醫藥傳承和發展,人才培養是關鍵。目前中醫藥人才培養上很多標準是參照西醫,比如規范化培訓,但針對中醫學生的規培基地少,“相當多中醫學生進不來規培,就去不了更高水平的醫療機構”。 國家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普特邀專家、原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孫曉生則坦言,目前中醫藥人才評價體系建設不夠健全,“唯SCI論英雄的情況比比皆是”。 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教授樊粵光指出中醫藥研究生培養中的尷尬,“用現代醫學科研成果做出中醫研究生的科研論文,用治療動物對照組研究中醫藥,并沒有太大價值。但不按這樣的套路走,論文盲審時就過不了,套路化和程式化十分嚴重”。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許能貴談到,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停留于“紙上談兵”,中醫院校教育應重經典、強臨床,“近年來廣州中醫藥大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把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學生從本科開始,上午跟著老師查房、出門診,下午學習臨床課程,效果十分顯著。研究生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很高,參加招聘時也很受歡迎”。 重視名家著作出版 樊粵光認為:“要在國內外豎起嶺南醫學的品牌,重視中醫藥成果著作的出版和發行,讓中醫藥名家思想、臨床經驗等流傳下去。”對此,徐慶鋒十分認同。他表示:“沒有著作就無法傳世,對那些為廣東中醫藥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醫人,他們的精品著作應當考慮出版發行。” 專家們還指出,中農醫藥傳承和發展不能單靠中醫人的努力,應當聯合各方力量進行。 孫曉生建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聯盟,以建示范區或實驗區的形式先行先試,摸索出經驗,推動中醫藥不斷發展。 相關鏈接: 廣東中醫藥如何發展? 中醫藥傳承和發展,近年來廣東持續發力。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介紹,2019年廣東將圍繞“建高地、育名醫、補短板、強基層、促產業、揚文化、保健康”21字方針,打造醫療高地。他透露,下一步廣東將通過緊抓中醫藥管理體系、完善服務體系、加大資金投入等多種方式,激發中醫藥發展活力,推動中醫藥傳承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