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必先立德,無德無以立身”。崇德修身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頭等大事與必經之路。9月10日,廣州南方學院中醫藥健康學院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暨紫和班開班儀式上,全國名中醫、名譽院長邱健行教授對中醫藥健康學院148名一年級新生提出了寄語和深切希望。
據悉,廣州南方學院是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應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該校中醫藥健康學院設有三個專業:中藥學專業、中藥制藥專業和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此次二年級中有25位學生被遴選進“紫和班”深造,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拉伊任“紫和班”班主任。
10名行業高管、學院教授擔任“紫和班”導師
經過17年的發展,廣州南方學院取得長足發展。目前,學校已獲批成為廣東省博士工作站設站單位、廣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廣東省高等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院校、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
廣州南方學院校長喻世友在開學典禮上介紹,2023年4月,艾瑞深校友會發布2023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學校在中國綜合類民辦大學排名第二,廣東省民辦大學排名第一。
為大力培育適應中醫藥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人才,2021年學校開始籌辦中醫藥健康學院。據記者了解,今年年初,中醫藥健康學院設立并開放中醫藥創新班——“紫和班”,并且寫入學校珠江投資所屬高校2023年重點工作、產學研重點任務,由喻世友校長親自掛帥督辦,制定了中醫藥健康學院“紫和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學生管理辦法、導師評選辦法等。通過個人申請、學院審核、并由朱拉伊董事長、王新華教授面試,在大學二年級學生中遴選了25名學生進入“紫和班”,10名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學院教授擔任導師,朱拉伊擔任“紫和班”班主任。
作為“紫和班”班主任,朱拉伊董事長滿懷激情,“45年前,我考入了廣州中醫學院(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學中醫讓我終身受益,無論是看待世界的方式,還是企業管理,或是對自己、家人、朋友的健康管理,都大有裨益,而學好中醫、中藥必須有堅韌的意志,要立志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新南方集團旗下有醫院、中醫門診、健康驛站等多種業態,可以為同學們提供學習和工作的舞臺,我們也非常歡迎同學們未來能加入新南方,以大眾健康為己任不懈努力,讓中醫藥普惠大眾!”
全國名中醫成為學生們領路人
“我從醫五十余年,一直以‘大醫精誠’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83歲的全國名中醫、名譽院長邱健行教授在開學典禮上更是對一年級新生提出了要求,他說,“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中醫,是學院的榮譽院長,更希望是你們的領路人。你們選擇了中醫藥學等大健康專業,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更是對人類健康事業的承擔和責任!”
邱健行教授希望學生們崇德修身、行穩致遠。“立身必先立德,無德無以立身。崇德修身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頭等大事與必經之路。”邱健行教授認為,中醫藥之所以仍能適應時代要求,是因為一代代中醫人開放包容,汲古求新。“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正處于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你們生逢其時。同時,時代對中醫藥的傳承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個人志向融入中醫藥事業振興的時代洪流中”。
對于剛剛踏入廣州南方學院的新生,他們對大學四年生活也充滿了希望。2023級中藥學專業的學生曹鵬來自湖北,他說,讓自己最為自豪的是家鄉的柴胡和桂枝。這些中藥材不僅在湖北地區廣泛流傳,也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我個人對中藥學的興趣源于一個親身經歷。在我小時候,曾患上了一種頑固的皮膚病,手臂總是奇癢無比,西藥治療效果不明顯,嘗試了中藥療法,通過內服外敷的方式進行治療,不久后,我的病情得到了顯著改善,這個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中藥的獨特療效和價值。”曹鵬說。
整合資源,為學生成才提供發展平臺
為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學校創建了產教融合型中醫藥健康學院。喻世友介紹,這一年來,中醫藥健康學院多次開展學科建設研討會,積極組織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活動、專業見習實踐教學活動,并邀請校內外專家實地考察,共商產業學院建設,一步一腳印,整合中醫藥各界資源,促進中醫藥成果轉化能力。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醫藥健康學院已經與20多家單位簽署了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并聘請多位醫院專家、高校教授、企業高管擔任學院特聘教師,共同參與學生培養。
作為紫和班的企業導師,廣州養和醫藥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俊健介紹,廣東新南方集團設有門診部5家、藥店20家、診所及健康驛站30余家網點分布于廣州、深圳、梅州、潮州、汕頭等多個地區。“集團的這些機構都可成為紫和班同學的實踐基地,我們的專家、醫師、藥師也都成為學生的實踐老師。以師帶徒等形式傳承中醫師臨床診療經驗、老中藥師傳統中藥技藝,培養同學們成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廖俊健說。
在“紫和班”學生的選拔過程,廖俊健也感受到了學生們對中醫藥事業的熱愛和激情。他表示作為企業導師,將竭盡所能為學生們提供幫助。在醫療行業從業20多年,廖俊健對中醫中藥也有深刻的感受。他借用《大醫精誠》中一句話與一年級新生共勉:“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深自誤哉。”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