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蒿服務大眾美好生活!廣東新南方青蒿日化品牌發布會在梅舉辦發表時間:2023-06-29 09:36 2023年6月28日,廣東新南方青蒿日化有限公司在廣東梅州舉辦青蒿日化品牌發布會,在現場嘉賓及多家媒體的共同見證下,新南方青蒿日化向全社會公布了全新的品牌規劃及營銷策略,傳達了“助力青蒿服務大眾美好生活”的堅定決心。豐順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吉祥,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拉伊等出席開業儀式。 藥企跨界進軍日化市場。作為一家以青蒿資源研究、南藥種植以及化學原料藥和制劑生產為主導,集藥品生產、經營及研發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見證青蒿素在抗瘧神奇功效的同時也意識到了青蒿更為廣泛的價值,敏銳洞察到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為了讓青蒿更深入地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公司成立了青蒿日化公司,進入日化市場。 公司背靠新南方青蒿藥業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聯合研發的實力、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在鉆研青蒿20年的經驗基礎和研究成果之上,利用沉淀的品牌勢能和資源優勢,將專業的青蒿科技賦能至日化系列產品的研發。公司成功開發出系列青蒿牙膏、青蒿洗發水、青蒿艾灸條、青蒿百草油等日化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在其著作《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中指出,青蒿提取物具有祛火消炎、抑菌、抗腫瘤、免疫調節、抗病毒等十二大功效。新南方青蒿日化立足于青蒿活性提取物的良好功效,采用“中藥經典方+現代科技”之法,搭建了青蒿系列日化產品研發平臺,建立了中藥活性提取原料到終端功能性個護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體系。 新南方青蒿日化公司負責人王軍介紹:“我們通過對經典組方的科學配伍、加入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把富含青蒿提取精華的洗發水、牙膏、艾條、百草油等日化產品推向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傳統中醫藥、青蒿普惠大眾。” 不同于近年才開始對青蒿產品進行研發和布局的品牌,新南方青蒿日化公司在青蒿研發領域有著雄厚的青蒿醫藥背景和研發科技支撐,具備進入日化領域的天然優勢。 依托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公司所擁有的國家級GLP標準實驗室、GAP標準藥材種植基地、GMP標準生產基地,集研發、種植、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中醫藥產業鏈。以清蒿立美牙膏為例,該款牙膏是青蒿日化充分發揮青蒿優勢,精準瞄準消費者的需求痛點研發推出的一款產品。 近年來,因為生態環境問題和不健康生活習慣,消費者普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亞健康狀態,容易引發復發性口腔問題,如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出血等。 新南方青蒿日化公司首席專家、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徐春生指出,口腔內存在大量的內源性微生物菌群是導致口腔問題的關鍵,口腔細菌形成的牙菌斑引發牙結石、牙周病、牙菌斑、齲齒等諸多口腔問題。青蒿牙膏以青蒿素和青蒿精油為主要功效成分,對金黃色鏈球菌、白色鏈球菌、綠膿桿菌腸菌群等多種致病菌群的抑制率高達99.9%,由此可減輕口腔炎癥的發生,同時對口腔致臭菌的抑制作用,顯著減少口腔中硫化物、氨氮化物等不良口氣的產生,青蒿提取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也能夠減輕口腔上火癥狀,改善口腔環境,讓牙齦變得更加健康。 與其他中草藥牙膏相比,新南方青蒿日化研制生產的清蒿立美牙膏將傳統中醫學原創思維與現代醫藥科技深度融合,在專業級的護理配方之上,萃取青蒿活性成分,經典組方,科學配伍,利用青蒿提取物消炎抑菌,實現預防口腔潰瘍、緩解牙齦腫痛、修復粘膜損傷、祛除口腔異味,順應了“成份黨”和“功效黨”的需求,為大眾的日常口腔護理保駕護航。 發布會上,新南方青蒿日化公司與深圳市利誠金融投資企業簽署了產品總代理協議,共創青蒿日化國潮品牌新未來。 未來,新南方青蒿日化將以深厚的品牌文化、中醫藥資源與技術為基礎,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產業園在青蒿領域的研究成果為依托,以“青蒿活性提取物”為核心、以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為基礎、以專業嚴謹的科學態度打造日化產品,將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青蒿素技術實現日化產品的成品研發,建設出一個中國傳統醫學內涵和現代化技術共生的國民品牌,將這株“中國小草”的價值帶向世界舞臺,推動日化類產品與中醫藥文化的結合與發展,為健康中國助力,為大眾健康護航。 鏈接 傳奇小草打造“中國名片”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1967年,越南戰爭期間,熱帶叢林的低濕環境讓瘧疾橫行,交戰雙方死于瘧疾者超過交火傷亡的人數。美國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專門成立瘧疾委員會,越方則向中國發出了援助申請。同年5月23日,命名為“523 ”的國家抗瘧藥物科研項目悄然展開。 1969年,擔任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所長的屠呦呦奉命加入了“523”項目。1971年,屠呦呦受到東晉醫藥學家葛洪《肘后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以青蒿“絞取汁,盡服之”的方法啟示,轉變了一貫的高溫提取方式,用沸點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成分,同年10月,100%瘧原蟲抑制率的物質從青蒿中成功提取,一年后,屠呦呦去粗取精,在歷經190余次的失敗后,萃取出抗瘧單體——“青蒿素”,青蒿素遂問世。 1974年11月份,身處云南耿馬疫區、同為“523”項目組成員的廣州中醫院大學李國橋教授,毅然接過青蒿素臨床試驗的緊急任務。李國橋教授共做了18例青蒿素用于惡性瘧疾診治的測試,并將瘧疾患者的血液注入自己身上試驗之后,首次證實了青蒿素治療惡性瘧疾的速效、低毒作用。在全國幾十家科研機構,數百名科研人員齊心協力攻關下,中國出色地完成了“523”項目,研制出了抗瘧新藥。 自2003年以來,由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和廣州中醫藥大學聯合組建的廣東青蒿抗瘧團隊分別在東南亞(柬埔寨)、非洲(科摩羅、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太地區(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多個國家開展復方青蒿素消除瘧疾項目,先后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為30多個國家提供抗瘧中國方案,幫助100萬以上的人群擺脫了瘧疾困擾。 2015年,憑借對人類健康的突出貢獻,最早分離出青蒿有效抗瘧成分青蒿素的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醫藥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中國的瘧疾防控專家們不僅為自己的國家交上了完美的成績單,也在與世界其他正在和瘧疾抗爭的國家分享著成功經驗,他們用中醫溫暖世界,鑄就了一張璀璨奪目的“中國名片”。 注:部分內容轉載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