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節“走近嶺南名醫”】廣采新知 讓年輕人也成為“中醫鐵粉”發表時間:2021-08-23 09:33 本期名醫——禤國維 禤國維,第二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曾任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兼皮膚科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顧問,被譽為“皮膚圣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禤國維 禤國維教授有一個隨身攜帶多年的紅色小筆記本,里面寫著兩句話:醫者當具仁道、仁義、仁人之心;勤學醫源,廣采新知。 與時俱進,中醫要關注年輕人的健康問題 今年已經84歲的禤國維仍然每周一次堅持來紫和堂出門診。禤國維有很多年輕“粉絲”,有只肯吃他開的中藥的5歲小孩,也有從西醫轉向中醫的海歸留學生。他說:“我也在不斷學習進步,每天看報紙雜志,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知識,才能跟年輕人順暢交流。中醫與時俱進,才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接受和追隨。”
接受采訪時,禤國維已經看了一個上午的門診,說起年輕人的健康問題,他寄語年輕人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現在有脫發困擾的年輕人比以前多了很多,這跟生活方式改變、生活節奏緊張,飲食結構改變有關系。像脂溢性脫發,以前往往是肺胃濕熱,但是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很多人在肺胃濕熱之外,還多了腎陰不足、肝火過旺而致。”
在談到年輕人備受困擾的脫發問題時,禤國維說,目前最常見的兩種脫發,是斑禿和脂溢性脫發。禤老表示,首先要注意飲食,少吃甜的、油膩燥熱的食物。其次是精神不能太緊張,注意休息,每晚10點到次日5點要好好睡覺。現在很多人黑白顛倒,違反了生物鐘,就容易出現一連串的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就容易出現斑禿和脂溢性脫發。第三,如果掉頭發顯著增多,發際線開始后移,應該盡早就醫。“祖國醫學對脫發很早就有認識,形成了一套效果不錯的方法。此時盡早救治,中醫保守治療一般只需要三個月就能見到成效。若等到毛囊萎縮了才就醫,治療難度就加大了。” 實現中醫現代化,要敢于用科技發展中醫藥 勤勉于臨床工作之余,禤國維還在繼續探索中醫藥研究。他說:“國家提倡中醫現代化、國際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正是我們中醫現在要做的事情。” 禤國維告訴記者,葛洪所處的東晉時期沒有低溫萃取技術,只能用冷水泡青蒿,屠呦呦教授用低溫萃取的方法提取出青蒿素,說明我們完全可以用現代科技助力中醫藥發展。中醫人要與時俱進,不是生活在500年前的人,要敢于運用現代科技在中藥可控性、標準化和適應現代生活方面做更多創新,積極發展中醫,實現中醫藥現代化。 禤國維表示,只有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闡述證明中醫,中醫才能夠更好地傳播出去,展示我們的中醫自信、文化自信。 說起自己對中醫發展的構想,84歲的禤國維就像個激情洋溢的“80后”:“國家已為我們創造了很多條件,現在就看我們中醫人如何努力,在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上,中醫藥都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們要有文化自信、中醫自信,中醫不是只管慢性病的‘慢郎中’,其實在急病重病上也大有可為。” 與時俱進,在傳承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中醫藥的守正與創新,這便是禤國維的行醫準則、治學之道。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