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月亮之國”的廣東驅魔人

發表時間:2019-10-24 14:52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在自身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更與世界共享累累碩果,為維護世界繁榮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廣東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大批企業界、教育界、醫療界等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走出國門,在國際社會的大舞臺上演繹著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連日來,南方日報3組記者分別前往科摩羅、阿聯酋、哥斯達黎加等國家和地區,深入采訪我省“走出去”的各界代表和海外僑胞,挖掘了一批優秀人物和感人事跡,并從即日起推出“世界舞臺 廣東故事”系列報道。



      本期,講述了由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的青蒿抗瘧團隊在科摩羅的故事:



     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非洲島國科摩羅,國名取自阿拉伯語“月亮”,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然而,這片美麗的海島卻曾經常年瘧疾肆虐,島民的健康乃至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都遭受巨大損害,許多孩子都活不過5歲。


科摩羅的自然風光


   2006年,當“月亮之國”受困于瘧魔時,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的青蒿素抗瘧研究團隊從萬里之外趕來,在當地實施“滅源除瘧法”,推廣全民服用復方青蒿素。僅用了8年時間,他們就成功幫助科摩羅三島實現瘧疾零死亡,發病率減少98%。      “月亮之國的驅魔人”,這是當地人民對中國抗瘧團隊的美稱。      如今,全球有近40%的人口受到瘧疾的威脅。在非洲,每30秒就會有一名兒童死于瘧疾。以復方青蒿素群防群治的快速清除瘧疾“中國方案”,逐步走向國際主流社會舞臺,讓更多人深入認識了解中醫藥的作用和內涵。      今年9月,為了避免瘧疾“卷土重來”,科摩羅政府在大科島啟動第二輪全民服藥,中國抗瘧團隊、當地的抗瘧中心以及島民們,再次參與到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科摩羅的自然風光


     “零瘧疾,從我開始!”記者走在首都莫羅尼的街頭,隨處可見寫有這句標語的海報、橫幅。      2018年,瘧疾在大科島有復發苗頭。今年8月11日,抗瘧動員大會再次在大科島舉行。科摩羅衛生部部長在大會上說,如果大科島再不落實中國方案,過去十年抗擊瘧疾所取得的成果將受到嚴重威脅。      “最困難的是說服大家愿意服藥,所以要下力氣宣傳。”科摩羅國家抗瘧中心主任阿凡尼告訴記者。今年8月開始,國家抗瘧中心通過在社交媒體、電視、收音機、戶外投放公益廣告,以及上門普及等形式,宣傳推廣全民服藥。在不久前的世界杯非洲區預選賽上,科摩羅球員的衣服上都印有“零瘧疾,從我開始”的標語,讓全世界看到他們的決心。



村民正在服藥


中國抗瘧團隊也在付出。8月,近4000名當地抗瘧人員完成培訓,他們將是落實全民服藥的重要力量。      9月起,大科島啟動新一輪的全民服藥。9月11日是全民服藥的第一天,早上8時左右,在科摩羅國家抗瘧中心的辦公室內,中科雙方集中開會,討論全民服藥的細節安排。



村民正在服藥


      不多時,記者跟隨抗瘧團隊乘車從中心出發,沿著海島的公路行進。道路兩旁,一邊是碧藍的海洋,一邊是簡陋的居民房。      “你好!”“你好嗎?”當我們走進哈嵋社區,村民紛紛用簡單的中文熱情地打招呼。      村民們都開門歡迎送藥上門。在尼匝歐澤村,婦女埃莉讓5個孩子排隊吃藥。孩子吃藥沒大人“痛快”,派藥員先將半顆藥放在湯勺中,用水兌過后遞給孩子母親,再捏住孩子的鼻子,避免喂食時藥水進入鼻腔。      “哇……”孩子掙扎著,哭了起來。埃莉耐心地哄著他:“勇敢點,吃了藥就沒事了。”



派藥員將藥弄碎,準備喂小孩吃藥


       易卜拉欣是一名當地的派藥員,懷有身孕的她堅持上門派發藥品。數年前,村子里7歲孩子因瘧疾死亡的事讓她悲傷不已。“我想幫助國家消滅瘧疾。”她說,希望自己不久后出生的孩子能在零瘧疾的環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復方青蒿素成除瘧良方


       落日余暉映照在科摩羅最繁忙的港口碼頭,島民們三三兩兩地在海邊散步,讓海風吹去一日的燥熱和疲累。      眼前的景象,讓人很難想到,瘧疾曾經炙烤著這個島國,曾經每個家庭中都有2—4人染上瘧疾。作為目前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龐大的醫療支出更加拖后了其發展的腳步,當地人將瘧疾視為“帶來哭喊尖叫的瘟鬼”。     在世界范圍內,防控瘧疾措施主要有廣泛噴灑藥劑、用殺蟲劑浸泡蚊帳、篩查瘧原蟲陽性病人以及間歇性干預等。但這些方法并不適用科摩羅。因為在當地居民的住房簡陋,有些連墻都沒有,甚至很多人買不起蚊帳和蚊香。


服藥結束后,抗瘧人員和村民合影

      2006年,轉機終于到來。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專家李國橋帶隊到科摩羅,倡導全民服用復方青蒿素,消滅人群體內的瘧原蟲,以最終消滅瘧疾源頭。      “我們走的不是阻隔媒介路線,而是消滅傳染源的路線。”廣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宋健平解釋說,蚊子壽命約為一個月,如果全民連續2個療程服藥,可保證60天內沒有瘧原蟲,等到攜帶瘧原蟲的蚊子死去,新一批蚊子即使叮咬了人也不再攜帶瘧原蟲。      起初當地人不少并不買賬。首批入駐科摩羅科研人員之一的鄧長生回憶說,當地有關部門一度“刁難”他們,許諾好的車輛不給派,衛生數據卡也不給看。當地居民更不理解,“沒有得病的人為什么要吃藥?”      “當時,我們從早到晚做田野調查,組織當地人,挨家挨戶上門普及瘧疾預防的知識。”長期在科摩羅工作的鄧長生博士回憶說,已經不記得多少次被拒絕,甚至被轟出家門。      局面慢慢地被打開。2007年,在莫埃利島的“全民治療”啟動儀式上,科摩羅總統、衛生部長以及宗教長老等有聲望的人都帶頭服藥;2012年和2013年,昂儒昂島和大科島先后實施“滅源除瘧法”,超過220萬人次參加全民服藥;到2014年,該國實現了瘧疾零死亡,發病人數下降了98%,其中,兩個島已經沒有原發病例了,達到基本消除瘧疾的目標。      中國專家從此贏得了民心。鄧長生說,如今有些小孩遠遠看到他們走來,會摘下新鮮的椰子送來。




宋健平教授正在查看服藥情況的相關數據



      過去,援外醫療更多體現為由傳統醫療隊逐個看診,屬于“個體醫治”。在科摩羅,首次形成了以公共衛生專家為主體,與受援國人員共同設計疾病防控措施、在現場共同工作的“公衛援外”模式。      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分級培訓,形成了“從上到下監督,由下到上反饋”的工作機制。      宋健平介紹說,他們分層級進行培訓:在國家抗瘧中心,工作人員需要檢測瘧原蟲血片,并與中方專家進行探討;在區一級,工作人員主要是監督和指導,包括處理重癥的病人;對最基層的人員,他們需要學習是如何服藥,如何快速診斷瘧疾。      若村子里有人不愿意吃藥,或是服藥后有不良反應,基層工作人員會上報至抗瘧中心,再由中科專家共同商討應對方案,“抗瘧中心就像一個家,大家遇到問題會一起想辦法解決。”阿凡尼說。      宋健平坦言,抗瘧工作單靠中方難以持續。“我們能培養多少人來加入,決定了能覆蓋多大范圍。”      科摩羅的抗瘧成功,形成了以復方青蒿素群防群治、全民服藥為主的快速清除瘧疾的“中國方案”。目前,科摩羅的成功經驗已經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布亞新幾內亞、肯尼亞、多哥和岡比亞等地推廣。   在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科摩羅抗瘧項目的推動者朱拉伊看來,中國抗瘧項目是最接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的。“不受瘧疾困擾的中國,發現青蒿素后,研發生產治瘧藥物,設計抗瘧的系統方案,只為了幫助世界上其他國家消滅瘧疾。”



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科摩羅抗瘧項目的推動者 朱拉伊


      2003年起,朱拉伊為李國橋進行青蒿素復方抗瘧藥物的研發、創新和推廣提供資本支持。然而,青蒿素走出國門的道路,比想象中艱難。朱拉伊說,在非洲,每一個國家藥品市場準入標準互為不同,這意味著新藥進入市場時成本巨大。另外,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把持了新藥審核與評估的標準,中國自主研發的新藥很難獲得國際組織的認證。      即便如此,“中國方案”還是改寫了世衛組織的“游戲規則”。抗瘧項目在科摩羅取得成功后,世界衛生組織的態度開始有了松動,先后在2015年和2017年發布了關于全民服藥的操作指南,“全民服藥的核心是同時同步服藥,這是我們給的定義。” 宋健平說。



村民正在服藥


     憶起多年如一日的青蒿抗瘧路,宋健平感慨頗多。“中醫藥是中國獨有的文化,沒有任何‘與國際接軌’可言,我們只能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踏上這條路。路,正越走越寬。


海島上來了“自家人”


      頭頂烈日,腳踏泥土,越過山海。在9月11日全民服藥的第一天,我們跟隨抗瘧團隊下鄉,監督服藥情況。      早上8點,我們乘坐著破舊二手車出發。路程有些遠,在車上,抗瘧團隊成員主動嘮起在當地的生活狀況。“我到現在還記得,剛到科摩羅的時候,那種心理崩潰的感覺。”鄧長生說,當時科摩羅每天常規的供電時間僅8小時,“燭光晚餐”成為常態;島國缺淡水,遇上旱季,他們只能用水坑中的臟水洗漱;打電話每分鐘25元人民幣,總是掐著表說話,往往說不上兩句電話就掛了。現在十多年過去了,生活環境有了轉變,當地人也早將中國專家看成是“自家人”。盧晨光是中國抗瘧團隊中最小的成員,今年剛來科摩羅時,遇上有史以來最大臺風,不少居民的鐵皮房都倒了。下鄉給村民送物資時,有的村民為了表達感謝,居然想把孩子送給他。“這我哪能要呢?”盧晨光笑著說。      在這支抗瘧團隊中,有一對“夫妻檔”。今年,李國銘與妻子劉瑞媚一起到海島,李國銘是組長,負責這一期項目運作;妻子負責管理藥品質量。李國銘說,等將來老了,想起兩人最浪漫的時光,就是在異國,對抗瘧疾。      在這里,我們還有一個強烈的感覺是,由于中國抗瘧團隊打下的基礎,哪怕是第一次到科摩羅的中國人,也能感受到當地人的友好。走在海島上,經常有居民跟我們主動用中文打招呼,甚至握著我們的手表示感謝。      科摩羅成功抗瘧,離不開中國一代代青蒿素人的艱苦探索。當年,李國橋教授兩次往自己體內注射瘧原蟲,只為了證明青蒿素的功效。如今他的成果在非洲落地,幫助更多窮苦百姓,擺脫瘧疾的困擾。未來,青蒿素這張“中國名片”會吸引更多人了解中國,認識中國。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黃錦輝 王聰 吳珂   攝影:張由瓊 發自科摩羅


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020-34255387

聯系地址

廣州市海珠區上渡路1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在线成人 | 欧美1区2区3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毛片免费网 | 亚洲精品欧美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 日本性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 | 午夜视频免费国产在线 | 三级网站免费 | 女人18一级毛片水真多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天堂一区 | 日本一本久 | 你懂的福利网站 | 亚洲 欧美精品 | 欧美在线欧美 | 欧美精品一国产成人性影视 |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高清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 午夜久久福利 | 综合黄色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成年网站拍拍拍免费香蕉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不卡 | 国内一级一级毛片a免费 | 小小的日本影视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 | 国产一级特黄老妇女大片免费 | 亚洲图欧美日韩色综合图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韩大 | 国产精品视频国产永久视频 |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国产成人丝袜视频在线视频 |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